搜索

[报考资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英语笔译考研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查看: 5151|回复: 1
发表于 2021-11-2 10: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ello~关于科大翻硕的经验贴太少了叭...这是一篇碎碎念,篇幅有点长,但是基本写进了个人关于科大mti笔译以及翻硕各科目备考的心里话。如果盆友有耐心,就看下去叭,希望能帮到你~个人情况:本科山东某985八大校区之一,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情况:本科期间得过二、三等奖学金,专四合格69,专八良好73;考过BECVantage和B2等级、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木有CATTI证书(痛。);“外研社”杯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校三等奖。
        考研情况:初试378分,排名第四(政治78,基英70,翻译115,百科115),前几天已收到学院同意录取的通知(进复试的19人都录了),目前尚在等待学校的最终拟录取名单公示(所以复试分数及最终排名未知。今年与往年大不相同,复试形式为网络复试,具体情况可以进群探讨哦~)科大是从19年开始招MTI全日制的,今年是第二年开全日制(报名之前我还打了招生办问了,确认一下学制和报考条件),往年好像是非全。/ Y# n% p' m( c9 E9 t

1 G' \, \" P- q: p( H' i  (PS:之前有不少小伙伴问我的英式口音训练的问题,有时间会再写帖子的)我是二战,第一年考的南大,我太南了。因为调剂的机会微乎其微,啥也没多想,打算一毕业就准备二战(这次想离家近一点,就选了中科大)。So,俺带着热乎乎的帖子来了!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哈。关于我的初试备考:总共备考六个月,分成基础—强化—冲刺三个阶段,暑假末尾报了一个批改班,有配套课程和讲义(因为一战时翻译这门考的贼低,我就想着自己学习翻译的方法是不是有问题,加之对自己的译文质量不放心,就报了),老师在这里@翻了个译,@伦敦姚洋& W( x9 G# w' [2 N

) D) w) P% U( W* f' U, ^  一、翻译基础
: T: y1 h. f7 }5 l& {
& Y' _1 X& g' u1 G  1、题目分析:科大这一科目是大头,分量较重(30个词条,2篇英译汉、2篇汉译英;英汉互译各600词左右);翻译文本的类型:E-C偏社科类,不是很好翻;C-E一篇政经类、一篇哲理性或故事性散文(C-E练习材料不可只限于一种文本);这一科目很考验速度,我当时刚写完就差不多到时间了,所以大家在前期打磨译文质量的基础上,后期一定要重视速度训练!!!做题要快鸭!2、用过的书单:(科大mti的参考书目官网上有,但是我没看)6 F& D" H, V# ^# u- [

$ r* r; L* f$ f& u3 J/ b  (一)英汉互译词条& [) [7 q7 t8 m2 W
' n9 F; k' w8 ?! Y
  1、黄皮书系列之词条那本(我一共背了6遍,我jio得这本书和卢敏的蓝皮书对文本翻译的词条储备很关键)
" D$ V8 T. @( Y: G/ U% |
5 a* m/ X( f4 |! h/ A4 E  2、卢敏的《英语笔译常用词语应试手册》(这本蓝皮书应该必备+必背啦)
9 j0 B. z- K; Y! ~6 A7 u2 ]0 F2 ]* L# g1 f) q
  3、热词积累:中国日报热词(公众号“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就有,一更新我就看,后期会进行两轮全年热词总复习);卢敏热词(卢敏老师wb或者蜜题百科APP)、政府报告中的热词一定要掌握鸭,今年考的“开源节流”我就给忘了。
& E9 y8 K' M# {6 j" F
& x+ J( F+ O# h5 c: ~; L  4、《最后的礼物》(全年热词、新词汇编)ps:积累热词的时候可以顺便积累时事啦,对政治和百科都有好处~)' ?7 l# P; q3 ^- t8 v- t3 H
# Q( j% Z( V# C) V
  (二)英汉文本互译(前6本大致按照本人练习的顺序排列)3 p* \) [+ Z+ G& w* Q, d

7 N( c9 [+ b8 F% n  1、武峰《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墙裂推荐,这本算是入门系列,仔细啃透没错哒,我这本书前前后后看了4遍,建议做笔记哦)
$ i) _6 {1 K% @, }# X/ t2 S" T4 a: O8 n) ]$ @
  2、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考mti的应该都知道,文本题材多样,练习后面的讲解很细致,这本我看了3遍,参考译文值得反复推敲
9 s5 U' [3 p/ f; B3 U7 h: D- ~& a9 r5 [5 }$ {
  )3、CATTI系列官方教材(我用的是《三笔配套训练》+二、三笔历年真题),不管是考研还是备考catti都是不错的练习材料. E+ q( C& ~& N1 N. {
' o; ?- y! {. A6 ^
  4、跨考黄皮书(因为二战嘛,所以两次备考加在一起把里面的文章基本上都练了一遍。个人很喜欢这本书,内含各校历年真题,风格多样,适合前期把握题目风格+后期模拟考试训练)ps:我并不是按照顺序依次来练的,我是先分析了目标院校的出题风格,然后优先挑选风格接近的文本狂刷,之后再慢慢啃其他类型。
: j* Y9 G! w' [- S7 z0 P/ K. k  q1 f) c, w5 Q0 v  `8 X
  5、星火专八翻译(这一本我是针对科大C-E第二篇来作针对性训练的,首先文本风格很接近,里面的散文、论说文和记叙文这三类题材我练了不少;其次篇幅不长,练完会成就感暴增)8 i6 s* y# |% M! e4 f% v

( C" F5 A- c4 p' E6 u2 E  6.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这一本我自己动手练了几篇,难度较大,很费时,可以有目标的学习这本书的译文处理方式(小词,语法点,对原文的理解都很关键)盆友可以试一试对照参考译文标注原文的方法,读背很方便。(如下图所示)
1 g  _/ h- h3 p% @0 a. N+ v  D% e% N( f& r% o" Q, E0 R+ k0 ^
  7、关于E-C:冲刺期我还练了《考研英语一的历年真题》(emmmm其实我是拿里面的阅读题原文来练的,因为题材偏社科,还附有质量阔以的参考译文)
* m% U" ~4 ?+ Q7 |/ k6 f
$ F1 ~) C; ]$ n! ~) e  8、其他练习材料:除了书本上的练习材料,微信公众号、wb上一些博主更新的材料均可练手(我常用的是[右]@翻了个译/韩刚口译快乐译声)Ps:个人觉得呐,翻译这一科就是疯狂输入+持续输出的过程。首先,我有晨读的习惯,大声读、背积累过的表达和参考译文是每日必做(笔记本就是自己的小宝藏鸭,我后期觉得抄写太费时,就在印象笔记里面整理了。最好可以分类整理,便于日后复习,如下图所示),坚持每天翻,一定会有收获的。(每一篇练习过的译文都要经过订正+消化+复习这个枯燥、机械的过程,很费时,但是长此以往,质变是可能滴!
. q) B# P" [$ b( X6 C0 i* u9 n0 d9 ]) [4 i% y
  其次,我喜欢从多次练习中找共性问题和翻译手法,不定期更新自己的“翻译tips”,还是很有效果的,因为这些都是自己总结的“秘籍”,每次练习之前翻一下,练多了就渐渐熟悉这门“武功”了,有些地方的处理可以举一反三。(做过的笔记例子如下图所示)最后,推敲他人长处+善待自身不足。这两步都不可缺少,不能一味纠结“为啥我翻得这么烂啊”,而是更多关注“为啥人家翻得这么好嘞”。我也是初学者,一开始不能对自己抱有太大希望,但是日日坚持,想不进步都难。总之,反思不足可以有,但是虐归虐,想归想,做才是第一位,千万不要耽误自己练习的节奏哇(一战失利的教训,哼)。到后来,我越发觉得自己的译文不再是惨不忍睹,而是终于“有那味儿”了,这也是我坚持练下去的动力之一叭)4 R& v/ R/ J3 V. s8 `; c

( f' D- F& Q4 J1 E/ U  二、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v- e& K  y1 m2 ^

1 G) f$ J) w7 l2 F! q( v* |# o6 g- _  作为二战er,第一年备考了南大的百科名词解释,这一科考的害行,第二年备考了科大的百科选择题。总之,这一科目算是尝尽苦水,花的时间不亚于翻译基础,但是值得,虽然只考到了一小部分,但是趁此机会也了解了不少知识(如果有盆友想问百科这两大类题型的备考方向,我都可以说上一丢丢叭,滑稽脸.jpg)- k' ]5 I/ S' S8 i" Q* ]8 @2 c6 a3 o
0 G, t- Y! k6 U! W) r4 `
  1、题目分析:% s) C/ s* ~; w" Y" }/ {' t/ k/ d

  Y; m0 d, y' s1 a  1)科大的百科是25道选择题,风格不一(历史、文学、政治、经济、地理、科学、法律…好吧,的确诠释了啥叫“百科”,但并不代表毫无重点,瞎抓一通,最好点面结合,扩充知识面+针对性复习,我是先分析真题中每道题涉及的类别,整理到一起,可以通过列表格看出哪些类别属于高频,复习的时候不妨常看看,心里也有了重点准备的方向。就科大来讲,喜欢考国学常识、中西方文学、历史等,不过题目感觉比较正常,大部分是常识,少有很偏的题目,所以常识性的东西就一定记熟啦。(中国文化是重点)5 d" R. z& D- a, X7 ]; a+ n- w
+ V: A  f8 f: g  }1 b" c5 R# C; B, N
  2)科大的小作文(应用文这次考的是演讲稿,往年考过座谈会、研讨会的发言稿,感觉科大偏向讲稿类的,可以多看看,不过建议各类应用文还是都了解一下。);科大大作文这次考的校园暴力现象,题目要求分析背后原因、解决方案,逻辑很清楚,平时可以有意识关注并搜集一年当中的热点事件、社会关注的焦点等等,可以试一试“奇妙清单APP”整理(如下图);至于作文的素材就靠平时积累啦,我平时看看人民日报评论、南风窗、南方周末等公众号,还有名家散文、古诗词等等,吃饱喝足再瞅瞅作文纸条APP,考前再补充一些时事素材。(平时多看多思准没错~)PS:个人觉得呐,百科这一门就是必然积累+偶然积累的过程。
$ o$ X& J1 D" v& V
/ `+ H! ]! |" I, H0 w  首先,选择题类的百科就是广泛涉猎(各模块过眼熟就可,和名词解释不一样哈)+常识性的知识点务必熟记(“必然积累”)+利用零星时间积累(见到不懂的常识、热词、新词就立刻查!说不定考场上就碰上了!)。其次,不懂立刻去查!百科这一门和翻译息息相关,我在练翻译的时候如遇知识盲区(背景知识、专业词汇),立刻查清楚,各类搜索APP还是安排一下。比如做到一篇关于美国法律的英译汉,比如美国各州的历史,比如各个国家名称的英文说法、再比如“深度学习”是啥。我知道百科复习根本不可能涵盖所有知识,只能碰运气了,而“偶然积累”就是不经意的积累,可能脑海中偶然闪过一个陌生的知识点,立刻去查。
! }  N' U/ R( L6 G1 J& T1 B
, r8 b! l& U4 ]% O9 W. f  比如,我会在吃饭时度娘一些关键词:“圣经典故”“英美史大事记”“国学常识大全”(书上是不可能涵盖所有考点的,要学会自己根据真题挖掘潜在的考点,可能这也是我百科这一门耗时的原因,百科知识很“碎”,我干脆也“碎片化记忆”,看到就是赚到,反正就当扩充知识面辣!总之,盆友们在百科复习中注重积累是没错哒,要把自己脑中的“百科全书”弄厚一点才行鸭~)
) L% K0 U: `% i# C$ X0 Z
1 B* K3 A! W7 d4 ]7 k  再次,详略得当,一一攻克。百科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如果没有一个分阶段的总复习计划,很难稳定心态。就我而言,暑假正式开始复习百科,除了每天跟着艾特发的【每日一练】整理到word以外,我是先一个模块一个模块抓(如:这周必须过完“中西方文学”第一遍),然后回过头复习重点模块,其他的非重点再粗略过一遍。(PS:第一遍过百科就当看课外书啦,最好各个攻破,不遗漏知识模块,但是后面复习的时候就要选择性的背诵、整理了。注:百科这门急不得,最好稳定心态,合理安排进度,步步为营,切忌突击复习、一把抓好几个模块,最后哪一块都没吃透)
; k  }# W/ A- N% A
% M* O4 P% T9 B6 d  最后,大小作文的素材积累可以平时养成习惯哦!考前一个月疯狂背素材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觉得平时看文章就养成分类+整理素材(包括犀利观点、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时事案例、热点话题、数据统计等皆可积累)的习惯,这样到了最后练笔和复习的时候会轻松很多(温馨提示:考前政治科目的背诵任务巨大)。更重要的事,平时积累也有助于让自己保持思考的状态(大作文稍有别于高考作文,非单纯套用模板,而是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条理性输出+言之有物的观点及论述)。我喜欢在饭后记录一下自己对于某热点事件的看法,记录的同时也是在理清思路,逐步养成自己的思考和行文逻辑,偶尔也和小伙伴讨论一哈。4 o5 B+ N2 L7 a7 ~

* X2 Z" G3 R' }5 c: i- _) B; x5 _  (顺便提一下:百科作文可以和基英作文一起锻炼发散观点的能力)# ~/ A" S% I; q4 s% M# R
: O. z; D) B9 a$ o' ?3 r
  2)、用过的书单:(大致按照本人复习的比重排序)7 X" A9 v; t% e8 q' q! A, K

" a. v6 {7 J% A+ ]  r  1、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的全套资料,即翻硕备考的“白皮书”(和真题都是购于wb@翻译硕士考研网,又一良心博主鸭,如下图!百科基本就靠它了。)里面的《百科知识复习全书》是我百科复习的主要书单,因为每个模块的知识点很清楚,重点突出,范围全面。除了重点章节(中西方哲学、中西方文学、西方文化概论、欧美国家概况等等)看了三四遍以外,总体看了两遍。
0 w  L9 k& T3 v  b  R0 [. Y7 [# ^; L) }; }
  2、《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这本书可以当课外书来看,涵盖总结性的知识点(如:中国历史古都的总结)别看它厚,看起来很快的。重点模块(如:文学、历史)可标记,保证有印象即可。我看了两遍。
9 s1 k3 z$ r5 K0 i  p1 N' X6 \) F! }$ Z6 e# T
  3、林青松《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常识》。这本书我重点看了第三部分(仔细过了两遍),前两个部分按照大小标题快速过了一遍。
4 Z8 |0 s: W) u
$ x8 j. b# Q! t! q" k" h  4、《中国文化读本》+《中国文化概况》。全书没看完,只看了网上整理的笔记版,盆友也阔以从一些翻硕wb大v里面搜到哦。
4 X0 c7 K5 p+ l( e, z1 m
) d* H, Q: x( m  5、黄皮书系列之百科这一门(《历年真题册》+《词条词典》)。这个我是十一、十二月全部刷完的。本来应该刷两遍,最后没时间辣。。。(其一,各校真题一定要练练手,对照答案和解析对百科选择题的考察范围和知识模块有个整体把握,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顺便积累一下题目中涵盖的知识点,而不是只背答案。当然,遇到原题的概率也是有滴!其二,百科词条书那本对于考名词解释的盆友讲就要不离不弃了,但是对于考选择题的盆友讲建议过两遍,有个印象即可。)
1 s/ k, c' X+ p3 u% L: j
" |# w' g+ _6 d& e% T  6、《高中生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大全》。这本我考前一个月买来强攻百科大作文用的,我重点看了第一章“议论文夺分策略”,配合大小作文练笔。(PS:百科大小作文虽说素材积累关键,但是考前练笔更重要哦!只有自己尝试掐着时间写,才能有效梳理写作框架+论证逻辑。我小作文练了3篇,大作文练了5篇)* ~: U8 U' Z1 ~) z2 a

' h3 C) B. J7 s  7、《抢红分素材》考前补一补血,狂背素材(自己之前整理的也别忘了复习哈)
6 C4 I# N( X: m' v) i  ~; @8 ^' d$ T3 `6 w$ U1 e! Q( b2 L, G
  8、我用过的其他材料:1)“桃子姐翻译硕士考研”开发的百科小程序——我jio得很好用!里面的百科题目刷了两遍。2)《最好的礼物》(全年热词汇编),百科每个学校都会结合时事,今年科大考了好几道时事题;除此之外,考前我还查了“2019年十大新词/网络用语/热词”,有备无患。3)开心辞典、一站到底题库刷了一遍。(PS:没错,我发现我用的资料有点杂,但是都用上了哈哈,基本木有踩雷。资料的确有很多,但是盆友们要能适当取舍,合理利用,看完千万别忘了经常复习哦!(毕竟考研也考查咱搜素、整理、利用资料的能力)悄悄告诉你:我们总是高估自己的记忆力,其实大家都差不多七秒记忆,害)0 k3 y9 z1 I4 ~5 w

3 g2 q3 \0 n# Y" I6 _  三、基础英语# ?7 Z6 e8 d$ ~7 J+ M* P

8 v- ]  A+ }( G% B# [: }0 T  1、题目分析:这一科目我考的并不高,发言权小。不过这也是意料之中的结果,小小的教训——阅读没有坚持每日练习。盆友务必重视阅读鸭!!!科大的基英有三大题型(词汇替换+阅读理解,选择+简答+大小作文)。词汇替换考的词并不难,坚持每天背单词即可;阅读理解题材偏社科,难度今年中等;小作文150词,大作文250词,定期练笔必不可少。总之,做题速度平时加快一点,考场上大小作文虽说加在一起字数和其他学校相当,但是框架、构思不一样,还是得抓紧。
* [) P* ?9 \  b: v, u+ o
+ A, x7 r% C# O/ {  2、用过的书单:(有的书会综合使用,不分先后)9 H5 B" A9 a: V

+ G! X$ U$ b+ g' u1 t1 d$ T  1)词汇方面:四六级词汇刷了2遍、专四必背词汇刷了4遍(单词APP+笔记整理)、《刘毅10000词》(刷了6遍)、《如鱼得水记专八》刷了2遍(之前备考专八已经刷完2遍)、GRE词汇(两遍);专四选择题。PS:背单词很费时间(我一天花费至少2小时),但是很值得,单词是基础,对阅读、写作、翻译都必不可少,尤其是专四词汇的相关表达最好能熟记啦。
6 N5 \: |  h/ V5 b( S% b3 ~6 Q% M# @+ e: m- Z
  2)阅读方面:《华研专八阅读》、黄皮书系列之基英各校真题(啊啊啊这本书我当时还差四篇刷完,结果其中一篇就是科大今年第一篇阅读的原题!我恨!!!白白丢了4分。。。盆友们还是多刷各校历年真题,练一练考题的手感,还有万一碰到原题呐)、《考研英语一阅读历年真题》、《GRE阅读难句教程》(这本只看了四分之一,是刚开始训练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的,有兴趣的盆友可以借鉴一下,如:以意群为阅读单位、不回视训练等等,对我在后期阅读的练习意识上有很大帮助)。PS:如果有盆友和我一样阅读部分是弱项,就要坚持每天2篇不间断练习鸭!
5 T& X' K, @* k; Q3 {2 E  I7 @. I1 g+ G1 u3 I" i" M( M! K# ^
  3)写作方面:《专八精品范文100篇》(强推!!!备考专八也用的这个,里面的文章是老外写的,很地道。我背熟了15篇左右,借鉴写作思路、观点、论据、表达都不错哒)、《顾家北手把手教你雅思写作》(这个不多说啦,里面可以学习)、自己整理的外刊地道表达PS:自己一定要定期动笔写!!!不能只背不写!!!(我考前一共练了十几篇左右,定期每周一篇)尽量在平时练习中养成较为固定的写作框架,对每部分的篇幅有所把握,重点纠语法毛病和看看论证是否逻辑严密,论据充分。(建议找大佬修改康康)( I: C; D# I3 ~8 ^: w0 |- O9 u
, C  p6 k- H  N' r" _
  4)我坚持下来的小习惯:基英考查的是扎实的英语功底,我受到自己学姐的启发,在备考基英的过程中养成了一些小习惯,分享一下~  m1 V5 b8 b! T1 A: P7 Y

# b7 w8 X4 o6 L, i, t5 T  1、每周精读一篇外刊(我用的“三步法”),跟的公众号“一天一篇经济学人”。) g$ t! i5 P9 D: h) M
9 V: o& \' a- L3 k
  2、随时补充语法知识(!!!这是我一战备考没有意识到的,对自己的语法蜜汁自信,结果到了写作、翻译这样纯输出的过程就暴露一堆语法错误,很多都是容易忽视的细节,比如单复数、时态。所以这次从一开始就狂刷《专四语法与词汇》和《张满胜》语法。前者刷了四遍,后者没刷完,选择了薄弱/盲区语法点来刷,刷完了记得整理、复习哦。)
" p& A$ R7 e! p. j) v- Q5 [' L; X5 w" `; O7 `- W
  3、每日坚持晨读《散文佳作108篇》及各类双语文件(领导人讲话等)。PS:我觉得呐,考mti的语法知识一定要足够扎实,这一点千万别忽视!!!建议语法书系统梳理+读背英文材料保持语感。我在平时练翻译、阅读、写作时遇到模糊的语法点会立马查清楚,同时做笔记整理重难点语法,定期复习。
2 T3 b; j8 r  N/ ]4 [$ a) @! A0 d1 k. t- G/ t+ ?" r* \9 d
  四、政治
0 x5 l2 p+ N5 R, e
( d$ m8 e* v  Y. m# F  1、我用过的书单肖秀荣系列:三件套(配合徐涛视频课食用更佳)+《肖4、肖8》+《形势与政策》;疾风劲草(红宝书);考研政治思维导图册(阿牛师兄团队,wx)徐涛考前预测必背20题各家考前预测卷(米鹏、腿姐、王吉等等)
1 _; e$ E! |3 s+ a: `( b8 C- g  R7 N0 n# s, @8 f# J# I
  2、备考政治的碎碎念:这一科目我就不多说啦,大佬的贴子够多了,我只谈一点个人认为的注意事项叭!(两年都是跟的徐涛老师,宣他!一战73分,二战78分。)1)备考政治暑假开始就可,不用过早,前期专业课为重;但也不宜过晚。8 E$ p# \& m+ U+ p; J
! c( W  Q! z1 L9 Y
  2)可以按月份量化学习任务(如:七八月搞定马原和史纲)8 M) f7 ?. t$ u2 i1 g. i9 @

( W/ \' O6 ]: b( ~5 I5 P! X  3)1000题刷够三遍,第一遍可以在纸上标答案,务必吃透每一个疑难点;第二遍直接写答案,第三遍只刷错题(我没有花时间整理所有错题,但是会反复看、记,不懂就翻《精讲精练》,考点记到脑子里才是重点鸭)+ V7 t, x" ]0 B3 S
8 T1 [) A. a( c
  4)导图学习法(我前前后后看了好几遍导图书,时常备手边翻一翻)/ V9 V' e* N: v) I1 w

, l3 u4 s7 P. j; l  5)分阶段复习,学习目标有所区别。前期以每一大章节(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为目标,弄懂每个知识点,不放过细节;后期以大小框架全盘梳理知识点,宏观把握每一章每一环节的知识体系。(结合上一条导图法), @& }" j* f- u1 ~% ?: |/ h. X" m

7 q- r3 j4 Z. X+ A7 I8 R  6)准备笔记本,随时整理诸如易混淆概念的重难点(作图、表格皆可助记),随时记录,不要等到最后才整理,会很匆忙。7)考前刷各家的选择题没错,但更重要的是领会解题的思路和利用所学知识点推断答案的能力,选择题碰上原题的概率不高(大题另当别论,《肖4》背熟,《肖8》熟记答题框架)8)政治到了十二月份任务会非常艰巨(背答题背到怀疑人生,我还录了音,每天睡前听记orz),专业课一定一定前期打好基础,不要松懈鸭!咯,基本上初试备考就是这么个情况啦!一份可有可无的附件:(针对二战生)
+ j( H* E4 w2 j* |. V
) _/ K' B; }+ F. ]# c" `+ U9 f! J, \5 R  关于二战,我想分享以下两点:
0 m4 M2 b9 b% t: j% o3 b. z' q, ^6 }- ]
  1、要不要二战?答:如果有纠结自己是否要二战的盆友,不妨给自己放三天的假,一来反思一下自己过去一年的复习过程,对照着自己的分数推断一下自己失分的潜在原因以及可能提升的空间,自己在反思期间可以咨询一下身边的学长学姐或最了解自己的人,包括家人、知己、挚友等等,因为往往有时候,凭一己之力难以发现问题的根源,切忌封闭自己哦!我当时就是被一位学长的话点醒了脑袋,意识到自己最大的问题是:踏踏实实的翻译练习远远不够,只停留在空中楼阁一样的理论中;二来可以扪心自问,搞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考研。本人觉得呐,考研仅仅是人生多选项中的一个,对待这份选择,初心如果一直都很明确,那走这条路的时候自然会踏实、坚定啦!3 V7 Z' K& e: m! m

& C  u7 u  L! z/ {+ {6 }# r* i  2、二战在哪备考靠谱呢?答:这就要因人而异啦!可以事先结合个人情况作如下比较:在家——优点:吃喝不愁,睡觉香香;复习时间很自由,节省打扮和外出时间,基本无人际干扰;考试用书可以随心情摆放,不用来回搬。缺点:极其考验自制力,父母和亲戚带来的不定时“关心炸弹”;家庭琐事甚至要事的潜在干扰。在外租房——优缺点:略,可同理总结。我本人是在家二战的,幸运的是,我的父母一直默默支持我,爸妈叫我吃饭可能是每天复习最开心的事叭。所以大家要结合自身情况理性选址。以上就是俺的碎碎念了,经验贴有很多啦,但是相信盆友可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条路上,逆风抑或淋雨,便只顾走,不必喧嚣,不必热烈。
/ |" n2 j5 ^. \  P* U2 D% b( H# O! P/ J( m
  崩溃的瞬间是很正常哒,实在学不动了就给自己放个假,小小的享受一下。颓丧和斗志有时就在一念之间,但你一低头,路一定在脚下。所以,盆友尽管冲鸭!希望这条碎碎念对你有所帮助!告辞!

" [2 B. G% Q9 c9 s3 x




上一篇:二战华师外应拟录取之复试经验
下一篇:合肥工业大学英语笔译考研经验分享
资格证考试,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益学橙”,可以点击链接扫码关注:益学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3 21:37: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啊很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258 主题
  • 260 帖子
  • 238 贡献值
+关注
猜你喜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咨询罗老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